影响德育效果的家教因素
影响德育效果的家教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品德和习惯,而不是智育。在于的方面,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配合,就显得苍白无力。《中国家长批判》一书振聋发聩地提出了中国家长的十大“原罪”:家长作风,专制主义;暴力倾向,赏罚简单;重智轻德,分数第一;己之私愿,强施子女;娇惯溺爱,包办代替;急功近利,实用主义;抑制创新,中庸心态;趋炎附势,盲目追风;明哲保身,虚伪事故;精神空虚,缺乏信仰。
生活在不同家庭的孩子,虽然接受的是相同的学校教育,但仍会养成不同的习惯,形成不同的品格,也就是说有不同的道德水平。这是相同的“教”和不同的“育”产生的结果。总体上看,影响影响德育效果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水平两方面。
一、 影响德育效果的有利因素分析。
1. 经济条件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家庭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对教育的投入自然提高,许多家庭都能保证子女的教育需求,为子女的教育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2. 父母教育水平提高。
年轻一代父母文化水平、教育观念都有了质的提高,有条件实现自己的较有理想。它们可以陪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这是一种无形的道德教育,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
民主型家庭教育是种高水平的家庭教育类型。能做到“严而不酷,爱而不溺,望子成龙,脚踏实地”,家庭和谐,成员间有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最理想。
3. 期望效应的激励。
父母的良好期望对子女的成长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强烈的期望,辅之以踏实的行动,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 影响德育效果的不利因素分析。
1. 过渡保护的病态心理。
一方面,学校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一到家,家长一条龙服务到底。某校春游,家长给孩子带去鸡蛋,孩子因为不会剥蛋壳而饿着肚子把鸡蛋带回家。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都没有,谈何劳动观念的培养?
教育家马卡连柯忠告:“人们常说,因为我是父亲、母亲,所以,一切都应让给孩子,甚至幸福。这是危险的礼物,会使孩子中毒而死。”家长过渡保护的病态心理,非常不利孩子的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父母提出忠告:为了孩子的品格,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吧。
2. 孩子缺乏同伴的良好交往。
独生子女极易产生孤独感,显得不合群,有四种明显倾向:不必担心父母偏爱,可以得到宠爱;由“我”说了算,可以任性;应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自由自在,不用照顾弟妹,不用谦让。这对孩子的品德养成有明显的消极暗示作用。
3. 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冲击。
市场经济冲击着每个家庭的生活,使许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道德教育,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越来越困难,两者越来越难以协调一致。许多家长根本无法认真思考子女的德育问题。不完全家庭不断增多,“问题孩子”比例也逐年增多,失业人员增加,父母心态失衡等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向课外地延伸。
德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孩子的品德关系到家庭与国家的未来。要不断改进家、校德育的方法,提倡开放式、研究式、游戏式的德育形式,注重情感体验,重视个别化教育,以弥补学校团体教育的不足,共同塑造孩子完美的心灵。
一年级家长学校
组长:沈明珠
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