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之声广播稿(2013.10.15)

给你的天空画一道绚丽的亮色,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这里是雏鹰之声广播站!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伴随这熟悉的乐曲,聆听这动人的旋律,雏鹰之声广播又如期与你见面了。今天的广播由四(1)中队为大家播报。

诗人、画家纪伯伦曾说过:“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勤奋,是梦想的必经之路;坚持,让梦想跃上新台阶。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司马光、贝多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同学们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官宦世家。他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梦想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史学家。刚满二十岁,司马光便考上了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司马光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生于德国伯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梦想长大后要成为音乐家。他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二十六岁时,贝多芬不幸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贝多芬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喜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应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希望雏鹰之声广播,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愿它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你度过金色的童年,为了使它办地更好,我们也真诚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表示衷心的感谢。雏鹰之声广播——我们大家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