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满校园 桃李分外香
春风满校园 桃李分外香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吹开了人们解放思想的心灵,吹进了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十年来,我们闸北一中心小学从复校到振兴,克服了各种困难,走上了一条不断探索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
今年四月,我校的一位老校友沈昌文先生在他自传体小说《知道》第10页中这样描述;我当年就读的北区小学现在叫: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位于康乐路199号。
这些标志学校荣誉的牌子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实验基地, 还有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闸北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少年报社上海市学生记者站。
沈老先生身居北京,从1986年起曾任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十年。作为七十有余的古稀老人,他能如数家珍地赞美母校的荣誉,为母校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一中心小学的今天。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学校的教育面貌已焕然一新。这不仅是校舍,场地,设备等硬件上有了显著的变化,而且教学手段也有了惊人的改进和提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正在被多媒体的电脑,即教育信息化手段所取代。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在不断地端正,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更新。
我们刚复校之初,正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七十年代末,教育的主题思想就是加强双基,即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急于求胜的心理指导下,师生们渐渐地陷入了题海之中。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同时,面对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我校提出了自主教育的教育思想,力改当时小学教育实际中盛行的被动授受式,保姆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进入九十年代末期,面临新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顺应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我们学校为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建设童心学校的新理念。这是追求以人为本,以追求儿童幸福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学校教育工作的规律,从而为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鲜明的办学目标。
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输送人才,这是学校永恒的主旋律。
三十年的风雨沧桑,我校不少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特级教师,他们是戴绍英,李静艳和杨江丁老师。在一所小学里曾经拥有三位特级教师,应属罕见吧!还有些老师根据工作的需要,升任了不同的领导岗位。他们是;2000次列车设计者,上海市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教务处长,陈宝霖教授。上海市少工委副主任,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先生。闸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金宝根先生和闸北区人大副主任鲍英青女士。
人们喜欢把教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三十年复校后的耕耘,现在已初步进入了收获的时节。今天的桃李,我们感到格外的芬芳。
每当我们观看上视新闻时,李吟涛先生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小学时,他是我们学校的全国故事大王。
当我们观看第一财经时,边风炜先生就会与你不期而遇,小学时,他是数学尖子生。
当我们拿起新民晚报阅读时,女记者董纯蕾的文章就会闯入你的眼帘,小学时,她是擅长作文的高手,-------
我们的学生已成长成材,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作贡献,
为母校争光添彩。我们有更多的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