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

亲子关系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温暖亲密而持久的亲子关系,能使儿童的需求获得满足并感到精神愉悦,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重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较为健康和和谐,孩子普遍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喜爱之情。大部分学生与家人比较亲密,经常交流,交流内容涉及儿童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学校因素与儿童幸福感

由于需要接受教育,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儿童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在校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合适?学生是否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校是否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是否得到发展?学生是否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在学校是否拥有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是否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是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来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作为“童心学校”的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在沿承“活教育”传统,努力构建 “童心文化”,深化“尊重童心,促进发展”的办学道路上,为提升儿童幸福感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显然对在校儿童的幸福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1. 来自办学理念的影响――“童心文化”与儿童幸福感

从1928年陈鹤琴先生创办本校并提出“活教育”思想,到1999年“童心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出;从“自主教育”整体改革的全面展开,到“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办学目标的确立,80年的风风雨雨丝毫没有改变学校致力打造“童心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童心文化”既是对陈鹤琴先生“儿童为本、儿童优先”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学校悠久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提炼;既是十几年来“自主教育”整体改革的主线和精髓,又是学校未来办学理念的核心与发展方向,一直是全体教职员工恪守和传承的独特学校文化。何谓“童心”?“童心”即为儿童的心灵、儿童的心理、儿童的内心世界。[8]关怀“童心”,就是在陈先生所提倡的“尊重儿童”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关注儿童的心灵和内心世界,研究孩子的生存状态,鼓舞其天性与兴趣的自由发展。“童心文化”的内涵,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幸福, “理解童心”,“呵护童心”。在儿童的生命层面上,关注儿童身体的健康与和谐,在儿童的心理层面上,关注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在儿童的精神层面上,重视儿童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10],使儿童拥有一颗健康发展的“童心”。 “童心文化”的内核就是“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以追求儿童幸福为办学的价值取向,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尊重学校教育工作的规律,将学校建设成为“生动活泼、快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乐园[9],使“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这一办学理想成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神圣使命。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们为“童心文化”在促进儿童幸福感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对“童心学校”的喜爱和依恋之情,看到孩子们在调查访谈中袒露的快乐和愉悦。这证明我们所持的“活教育”信念合乎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追求儿童幸福”的办学目标正在达成之中。同时,我们在办学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当学校真正形成“儿童化”的教育情境时,“童心文化”的理念才能体现在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各种教育力量和实践举措才可能形成一股合力,为“童心”的健康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才能让儿童真正感受和体验到幸福。

2.来自办学实践的影响――“童心课程”、“童心教学”、“童心评价”、“童心教师”与儿童幸福感

在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学校努力创设适应儿童的教育环境。我们合理配置各种办学资源,打造高扬人文精神的环境,学校氛围和谐民主,师生关系亲密无间,校园整洁优美。正如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在每天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感到“精神愉悦”。正是在这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环境中,各种教育实践和教育活动合并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如阳光,如雨露,如春风,让儿童在“愉悦身心”的教育环境中幸福成长。

1)校本视野中的“童心课程”

我校的“童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儿童心灵的尊重和关注,将儿童的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学校从儿童的身心角度出发,尝试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紧紧围绕“文理兼容,重在基础”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进行“充实与开发”,同时运用探究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设计和开发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群。“童心课程”将自然世界和人文社会综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探究和对话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师生在课程创新的过程中共同体会教育乐趣,丰富精神家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第一,适应“童心”的拓展型学科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二次开发。比如学校对国家数学课程进行了改良和设计,开发出名为“智慧海洋”[③]的数学课程,旨在“倡导大众化数学,促进学生乐创造”,让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能喜欢数学,并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观察生活、运用于生活。[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启迪“童心”的探究型综合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运用主题式探究学习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完整的未知世界,创设综合学习环境。如 “信息世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低年级学生在这里进行“问题研究”,中年级学生从事“主题策划”,高年级学生开展“小问题研究”。又如“佘山探秘”课程,引导学生对上海乡土自然开展探索学习。这类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帮助学生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特有的促进作用。

第三,愉悦“童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和贯穿学年的各种校园活动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巧妙构成道德教育的平台。目前,二十八个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涉及自然、人文、科学和艺术等诸多方面,“体验京剧”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课程。[⑤] “月月有节”的活动体现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不同侧面,如本学年健康节的主题为“微笑面对每一天”,活动推崇“尊重”、“悦纳’、‘宽容’、’关爱”等积极人格特质,通过评选“微笑大使”来传播身心健康的理念。

第四,拓展“童心”的双语课程

学校抱着负责严谨的态度,在进行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将近八年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探索,证实了双语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智力、健康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自信、自控、负责有恒、以及学习兴奋上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学校分三个阶段,完成了双语课程的规划与启动,课程设置和教学试点等工作,并摸索出了双语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打造出了一支适应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学校是上海市首批双语实验校,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数学、自然常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世界等双语学科群,提出了小学双语教学“目标—能力模式”[⑥]和“微单元教学法”[⑦],并形成了颇具学校特色的系列双语教材。[⑧] 

以上四类“童心课程”的开设,对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本次调查中,智慧海洋、语言活动、数学、语文、体育和自然课程等都特别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是“童心课程”引发儿童浓厚兴趣和乐学之情的最好证明。此外,调查证明,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参与活动的学生比例非常高。富有“童心”特色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并没有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业后,都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保证了孩子能有剩余精力从事其它的兴趣爱好。

第五,雕琢“童心”的德育课程

尊重和爱护“童心”,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和跟随儿童的需求和愿望,更意味着将“璞玉”般的童心细细打磨,去除杂质,使“童心”焕发出真正的健康光亮。学校将德育作为办学的第一要素,传承陈鹤琴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开展了基于生命教育背景下的“活”教育研究,围绕“启发自觉,激励进步”的基本思想和三年德育工作目标――培养学生“学做现代中国人”,将各种德育课程整合交织,共同形成强大的德育力量。[⑨]

首先,学校将“生命教育”的主题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使师生在工作学习和互动过程中,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敬畏生命,使生命的潜能被激发,生命的品质获得提升,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绿色阅读改变人生”活动。阅读活动超越以往阅读训练的技能性目标,而是牢牢将其目标锁定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上。我们将上海师大梅子涵教授提出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50本经典儿童读本推荐给学生,以“开展基于生命教育的校本阅读”为活动主线,以“生存技能”、“关怀家人”、“关怀生态”为阅读主题,并按年龄段形成不同的阅读重点。[⑩],

第二,以陈鹤琴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思想为指导,开展主题为“做现代中国娃”的教育活动。学校对 “现代中国人”和“现代中国儿童”进行了内涵研究,以人格现代性和素质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以紧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教育为着眼点,确立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纬度开展实践研究的策略,并进一步落实了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活动从 “寻找我崇敬的现代中国人”为起始,由全体学生收集心目中英雄形象的小故事,进行“心目中的现代中国人”的班级宣讲活动,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各班要学习的主题人物及其精神,并组成“我崇敬的现代中国人”事迹宣讲团,在学校“童心电视台”向全校师生介绍人物故事,宣讲人物精神,归纳出其身上存在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偶像力量和精神熏陶。

第三,学校充分结合节日、纪念日、仪式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自我教育。比如我们利用升旗仪式为载体,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德育活动[11],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生命意识、伦理道德等多重角度让孩子汲取了德育的养分,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结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探究活动,让这些活动成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和审美素养、人际交往及个性特长的良好途径。作为我校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月月有节”[12]活动即富有生命教育的内涵,又具备综合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社团活动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力求为孩子的自主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同时注重学生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校外探究活动中,各年级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和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铁路博物馆”、“眼睛博物馆”;在迎特奥的活动中为社区“阳光之家”提供英语辅导并开展了“让生命之花更灿烂”的主题活动,与智障人士同台演出,并向他们赠送自制的英语会话口袋书和绘画作品。在丰富多元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校外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自主探究的能力也能有所锻炼和提高。

学校的德育课程使儿童形成了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人格。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在生命教育的情境中了解自己,欣赏自己,表现出对自己“头脑”、“四肢”、“容貌”和“身材”的认识和满意度。在“做现代中国娃”的活动引领下,他们对具备高尚人格和健康形象的偶像(如“英雄人物”、“科学家”和“演艺界明星”)展示出崇敬和喜爱之情。而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则促进了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孩子对弱小生命和弱势群体表现出爱心和同情,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乐观和宽容等健康品质。学生显示出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希望自己的朋友“成绩优秀”,拥有“助人”、“人缘好”和“幽默”等积极特征。与此同时,孩子们在自我教育活动中还形成了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如对高雅音乐、健康的影视作品和儿童读物的喜爱与欣赏。随着儿童对各种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开始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如“运动”、“动手”,“动脑”和“表达”),为孩子客观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参与校内活动和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2)启迪“童心”的课堂教学[13]

在“童心教学”中,学校开展了“三个提供”的导学服务,帮助学生乐学、会学,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提供资源。我们试图打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局面,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资源,包括课外读物、电子读物、学习软件等,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使小学课堂教学呈现开放化格局。第二,提供机会。课堂不应仅仅成为教师的“讲堂”,而应成为学生的“学堂”。提供机会,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做中学”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对教学结构的调整、对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等手段,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第三,提供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尤其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帮助,同时注意把握“帮助”的度,不使“帮助”导致“包办”,而是通过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帮助的“发展性”。

为了实现“童心教学”的独特魅力,我们的课堂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尝试将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4]学校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自主教学”模式的探索。该模式包含了四个要素:第一,注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其参与并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第三,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时间,努力满足每一位儿童的需求。第四,改变传统的从属性的、权威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引发其自我意识的环境,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包括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合作伙伴等。

启迪“童心”的“自主教学”模式为孩子们创设了轻松、愉悦、探究与发展的教学情境,促进了儿童独立与自主意识的发展。本次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并具备大胆提问和质疑的探究精神,普遍养成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出“乐学、好学”的精神面貌。

3) 反映“童心”的发展性评价手段

“童心评价”是学校激励学生自主发展,获得幸福体验的重要工具之一。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根据这一教育目的论,学校在制订评价标准的过程中,以“启发自觉、激励进步”为主导思想,以学生发展的三个主要维度,即“适应、快乐、进步”为评价学生的基本标准。其中“适应”指学生普遍对学校生活感到适应,这是学校走向“儿童化”的标志之一。“快乐”指学校生活与教育活动适合学生的特点,使儿童感到幸福与快乐。这要求学校一方面改善教育环境,改革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控制课业负担,控制教育中压抑和限制儿童的成份,努力弘扬儿童天性,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理解“快乐性质”,提高 “快乐程度”。“进步”就是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这要求学校更好地将学业成绩提高与素质的整体提高相协调,逐步形成整合一致的过程,从而较好地缓解由“片追”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展性评价手段是“童心评价”的有力抓手。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突破了以“一组数据”、“一些奖项”作为评价依据的传统做法,而是从学生发展的出发,按照“适应,快乐,进步”三个维度,判断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开展评价时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适应”了学校生活?学生能否从学校生活中获得“快乐”?学生能否从学校生活中实现个人的“进步”?对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本校教师已经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童心评价”的标准和手段,建立了客观正确的评价观,对学生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的表现均能给予较为准确合理的评价。事实证明,“童心评价”的理念与实践大大促进了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在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我校学生普遍适应学校生活,在校享有较高的“快乐程度”,“童心课程”和“童心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4)培养“童心”教师

“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要素”,学校教师是否感到幸福,是否理解幸福,是否在教学中贯彻“活教育”理念,是否具有“爱生如命”、“爱才如命”和“童心母爱”[11]的教育精神,是否将孩子的幸福看成教书育人的重心,是儿童幸福感提升的关键要素。

学校认为,打造一支懂得童心,懂得幸福的内涵和真谛,在教育实践中爱护童心和帮衬儿童发展的“童心教师”,是提升学生幸福感的重中之重。学校“童心教师”的培养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人格培养”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帮助教师建立现代工作方式,促进“童心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我们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师角色。学校将“学校改革与创新论坛”、“教师成长与发展论坛”作为“童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平台,组织教师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并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开展了多次研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在“童心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与儿童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下列六个“转变”,即从“讲授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从学生“静听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思维;从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主”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从学生的“机械学习为主”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有效学习;从“注重结果为主”转变为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

第二,在“活课堂”实践中引导教师参与课堂革新,实现自我突破。各科教师共同探讨“活课堂”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合童心,充满童趣。目前我校已形成 “感悟式教学”(语文)、 “大众化数学”、微单元教学(双语课程)等学科教学特色。此外,我校为“活课堂”设计了三大教学研究课展示系列,为“童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舞台。

第三,在推进童心课程的改革中,充分发挥童心教师的创造性,积极开展童心教研。我们积极鼓励与肯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同时也引导教师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修炼,主动积极地进行课程创新,让教师也能“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童心课程”的开发凝聚了一批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童心教师的心血,他们是我校独特教师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我们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解决教学疑难”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操作的实效性。我们要求教研组在研究我校学生现实的基础上,发现课堂操作的疑难问题,利用教研活动对问题做归因、归类等分析。同时针对主要问题的关键因素,研究对策、商量解决办法,组织重点实施。教学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减负增效”的工作。[15]此外,我们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与经验汇编成册,出版了《爱童育心》专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一支合格的“童心教师”队伍。在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的教师表现出对陈鹤琴先生 “活教育”思想和学校提出的“追求儿童幸福”的办学目标的认同,并能按照学校布置的任务展开实践或自觉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展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本校教师具备良好的个性特点,有的教师工作“有条理、有组织,善于发现问题”,有的教师“善于面对压力,避免冲突”,有的教师工作“主动、积极、充满干劲”,还有的教师“善于管理,行动迅速”。教师普遍表现出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能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这一切都为童心学校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未来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尝试对儿童幸福感进行质性研究的最主要目的,不在于单纯描述与幸福感相关的各类统计数据,而是希望通过对本校学生幸福感的了解和考察,探索儿童得到幸福的各种途径,让我们的学校生活成为儿童幸福感的首要和重要来源。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在“创建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们在未来的办学中应该为儿童幸福再做些什么?在现有的有限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下,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孩子的幸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在总结前三年办学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再一次回归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课程改革的进程,尝试提出了未来三年办学的新思路,即激励学生“争做幸福儿童”,开发和建设“新五指课程”,帮助学生“做中得幸福”。

1.“争做幸福儿童”

“幸福儿童”的内涵,不仅指儿童的精神感到愉悦和快乐,也不是让儿童随心所欲,为了儿童的快乐而快乐。追求儿童幸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要让儿童具有价值性或精神性的幸福,培养儿童稳定的幸福品质。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将“做人”放到第一位,他指出做“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五大特点,即“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和“服务”精神,这五个要求与“幸福儿童”的特点不谋而合。在我们看来,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拥有突出的认知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并具备乐于助人、积极乐观、温和宽容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儿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儿童”。

   学校在未来办学中,将着重开展主题为“争做幸福儿童”的幸福教育,希望可以为孩子打开通向幸福的大门。我们将幸福教育的核心定位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生活态度的培养,将培养儿童的幸福能力,即“感受幸福、表达幸福和获取幸福的能力”作为幸福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期望通过幸福教育,能将儿童的感性幸福提高到精神幸福层面,帮助儿童实现“知情统一”、“身心统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