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

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儿童幸福感研究” 调查报告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儿童幸福感研究课题组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历史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 “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学校于2007年开展了主题为“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的在校学生幸福感调查,全面观察了本校儿童的幸福感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儿童幸福感的各种因素,突出了童心学校在引领儿童获得幸福上的首要和重要作用,并提出未来三年激励学生“争做幸福儿童”,开发和建设“新五指课程”,帮助学生 “做中得幸福”的办学方向和策略。

 

一、 “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是“童心学校”――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的重要教育目标

“儿童幸福”是一个古老而熟悉的话题,也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者谈论的焦点。从“儿童的发现者”卢梭,到“儿童中心论”者杜威;从“发现孩子”的蒙台梭利,到“儿童幸福原则”的提出者苏霍姆林斯基;从提倡“了解儿童”的赞可夫,到以“儿童为本”的“活教育”创始者陈鹤琴先生,无不指出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论证了儿童时期感受幸福、获得幸福和表达幸福对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幸福”既是儿童身之所处的客观的幸福生活,又是儿童主观上对幸福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即儿童对幸福的自我知觉。前者被儿童所处生活领域的客观物质或生活条件所左右,而后者――儿童幸福感――就是儿童自身对幸福状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的整体或局部生活领域的主观判断。儿童幸福感是儿童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是儿童对其生活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包括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这种心理状态存在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大特征[①],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所“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追求教育的“儿童化”境界的“童心学校”,关注和研究儿童幸福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

首先,儿童幸福感是儿童身心健康、乐群向上的综合指标。幸福感是儿童对其生活质量的直接评价与体验,蕴涵了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与领悟,是反映儿童身心综合状态的核心指标。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在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上呈现正面和积极倾向并初步形成积极人格时,儿童才会真正感受到幸福。研究儿童幸福感,就是揭示儿童对生活的整体感受、态度和评价,从积极和正面角度刻画与判断儿童的身心发展现状,是对儿童个体的深切关怀。

第二, 儿童幸福感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尊重儿童、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直接反映。研究儿童幸福感,就是判断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进入儿童的世界,遵循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做到科学“育人”。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儿童与成人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一样”。[2]当儿童的天性被扭曲、兴趣被压抑时,儿童的幸福感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当儿童获得适当的爱、尊重和理解,其正常需求、期望和目的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他们获得的才可能是真正的幸福。

第三, 儿童幸福感是学校教育方法和教学途径选择的重要依据。研究儿童幸福感,就是考察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途径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当我们准确把握儿童的学习心理轨迹,运用正确的、适用于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教学途径,突出儿童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儿童自主探究和“做中求进步”,激发儿童的潜能时,儿童才能“乐学”、“好学”,才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真正感受教育和学习的幸福。

第四,儿童幸福感是“童心学校”――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办学理念和实践的综合体现。儿童幸福感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学校近年来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进展和效果。通过对儿童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合适?学生是否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校是否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是否得到发展?学生是否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在学校是否拥有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是否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是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了解“童心学校”为提升儿童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努力,存在哪些尚待改进的问题。

最后,对儿童幸福感的关注和研究,对“童心学校”未来的办学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幸福感研究推动我们去思考儿童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思考促进儿童幸福体验的措施和手段。这种研究促使我们以教育的生命性为其价值取向[3],关注“童心”,关心每个儿童的幸福,帮助儿童自主发展和快乐成长。在未来办学中进一步弘扬儿童的主体精神,引领童心学校迈向“儿童化”的最高境界[4]。

此外还必须澄清的是,儿童的幸福并不等同于成人的幸福,我们不能将成人的幸福强加给儿童,或是逼迫儿童为明天的幸福做准备而失去当下的幸福。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追求儿童当下的幸福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5],这也是我们着重关注和调查儿童幸福感现状的原因所在。此外,教育需要让儿童拥有对幸福的充分享受和体验,并为他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提供帮助。因为教育要促进儿童一生的幸福,而且要不断提升儿童幸福的质量,要培育学生追求幸福的志向与获得幸福的能力[6]。因此,了解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为儿童幸福做了什么,这些教育活动是否促进了儿童幸福感的提升,是否引领儿童去追求和获取幸福,无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二、儿童幸福感调查研究的过程、内容和结果

该课题启动于2007年9月,课题组由校长牵头,包括德育组全体教师、各年级组长和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班主任。在课题酝酿和论证阶段,课题组召开了约15次课题论证会和座谈会,对“儿童幸福”的概念进行了考察和解读,基本统一了对课题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理解。随后,课题组成员从教育教学的实践角度确定了影响儿童幸福感和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此设计了三套调查问卷,即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926份,教师问卷92份,家长问卷104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888份,87份和1010份。在调查的过程中,课题组充分考虑了被调查对象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如中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低年级(一到二年级学生)学生则主要采用访谈等形式。

综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儿童幸福感分成以下五类主要因素,即“健康状况”、“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自我认知”和“积极人格特质”[②]。

 

1.健康状况

健康情况的数据主要来自学生的自我感觉和家长的反馈。

 

 

 
 数据描述
 
健康状况
     从学生的自我感觉看,认为自己“很健康”和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达到95%左右,从家长的反馈看,“非常健康”和“基本健康(偶尔得病)”的学生比例达到

94%以上。
 


2.学校生活

在学校生活领域,我们主要从学业负担、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兴趣、活动爱好、支配时间、人际交往、在校情绪、校园环境等八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幸福感现状。

 

 
 数据描述
 
学业负担
 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业后,感到自己还有剩余精力完成兴趣爱好的学生比例达到了60%左右,而认为学业负担过重使自己非常疲惫的学生占了10%左右。
 
学习态度和习惯
 有76.5%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并具备大胆提问和质疑的学习习惯,还有23.5%左右的学生处于“有想法,但不敢表达”的状态。
 
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学科兴趣较为平均,除“语言活动”(31.2%)外,对各学科的喜好率均在56.8%到79.2%之间;中年级学生除对“智慧海洋”(34.6%)和“数学”(40.5%)喜爱率有轻微下降外,其它各科喜好率均基本保持稳定(51.1%到67.5%),而对“语言活动”的喜爱率上升到42.2%。高年级学生对各学科的喜爱率仍基本稳定,并重新表现出对“数学”(65.9%)、“智慧海洋”(39%)的兴趣。在所有课程中,学生展现出最多学习兴趣的课程分别为低年级段的“体育”和“自然”,中年级段的“语文”和“体育”,以及高年级段的“体育”和“数学”。
 
活动爱好
 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学生表现出对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的强烈兴趣,80%以上的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老师组织的体育活动。中高年级组的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也持欢迎态度,“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参与活动的学生分别达到88.6%(中年级)和77.7%(高年级)。在审美爱好方面,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出对音乐和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喜爱,中年级和高年级分别有69.6%和66.3%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音乐,并不约而同地喜爱欣赏“钢琴”表演(分别为30.4%和30.3%)。在所有的影视作品和图书类型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是动漫节目(35.9%),最受欢迎的书籍种类是“侦探类”(27.4%)、“童话类”(18.1%)和“漫画类”(20.4%)图书。
 
支配时间
 拥有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自由安排时间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其中中年级学生达到51.5%,高年级学生达到56%。
 
人际交往
 大约有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在学校中“结交朋友”的意愿和期望, 75.9%的学生会“主动邀请”新朋友一起玩,并且“成绩好”、“乐于助人”、“人缘好”、“幽默”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受欢迎。
 
在校情绪
 在情绪表现上,多数时间表现出“比较愉快”或“非常愉快”的学生达到90.3%。每天走进学校的一瞬间,平均有61.7%的学生感到自己“精神愉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感受到愉悦情绪的比例达到74%,而中、高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63.3%和“46.2%”。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只有5.4%的学生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得了好成绩非常兴奋”和“成绩一旦下降就很苦恼”的学生占了71.3%。
 
校园环境
     喜爱校园,认为校园“非常美”和’比较美”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达到了82.6%。
 


 

3.家庭生活

在家庭生活领域,我们主要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数据描述
 
总体情况
 有86.4%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家。89.9%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健康状况”、“生活条件和“亲子关系”是家长心目中认为最影响孩子生活质量的三大因素。
 
家庭环境
     生活在“核心环境”(即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的孩子占56.7%,生活在“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与老人同住”的孩子占40.5%。绝大部分学生(86.4%)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教养方式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表示基本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家长占了71.9%。有38.2%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能“主动”或“比较主动”地进行学习,有64.8%的家长能陪伴孩子学习,还有51.5%的孩子在家的学习主动性一般,需要来自家长的督促。在休闲娱乐活动方面,53.5%的学生睡眠时间为8-9小时,有30.4%的学生睡眠时间为9-10小时。放学回家后, 41.4%学生每天有至少一小时左右的娱乐或休息时间。在休闲娱乐的内容上, 68.9%的孩子会在家长的陪伴下锻炼身体或外出游玩。在对待孩子的隐私权问题上,58.8%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会采取“选择性干预”的办法,有23.8%的家长会采取“尊重,不干预”的手段。在家长对孩子的奖惩方法上,89.1%的家长在孩子获得荣誉时会采取激励手段,奖励孩子所使用最多的方法为“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和“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惩罚教育孩子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口头批评”、“棍棒式教育”和“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亲子关系
 86%的学生认为家人非常喜爱自己,此外表现出对家人喜爱之情的孩子占86.7%。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方面,45.2%的学生与家人比较亲密,“经常交流”,而与家人“非常亲密,无话不谈”的学生占了41%。在交流的内容上,58.8%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什么都谈”),分别有36.9%和11.6%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着重倾向于“学习”或“生活”。从家长所承受的压力来看,来自“子女教育”的压力最为明显(69.5%),而最让家长感到情绪愉快的事情是“孩子有出息”(75.6%),同时分别有65.9%11.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情绪好坏“有时会”或“很容易”影响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
 


 

4.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自我认识和自我满足感。

 

 

 
 数据描述
 
自我认识
 学生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依次为“运动”(34.5%)、“动手”(26.9%)、“动脑”(22.7%)和“表达”(10.9%)。
 
自我满足感
 学生对自己身体最满意的部分依次为“头脑”(36.1%)、“四肢”(20.9%)、“容貌”(18.7%)和身材(16.6%)。
 


 

 

5.积极人格特质:

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爱心、同情、宽容、乐观、理解、自信和自我保护等积极人格特质。

 

 

 
 数据描述
 
积极人格特质
 大部分学生显示出积极人格的部分特质,如爱心、同情、乐观和宽容等。48.8%的学生表现出对弱小生命的爱心和同情,40.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伤害弱小动物。当假设自己受到同学间的言语伤害时,64.7%的学生“没有”或“偶尔”会感觉到难过,表现出宽容乐观和理解他人的积极品质。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生们最关注游戏的安全性,显示出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
 


 

调查结论:

综合健康状况、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自我认知和积极人格特质这五个方面的数据表现来看,本校大部分学生的身体比较健康,对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家庭和学校的喜爱。学生的学业负担基本合理,拥有自由支配时间和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学生基本具备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较为广泛,能积极参加学校和家庭中的各种活动,初步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休闲观。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学生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健康期望,基本具备合理择友的观念,能与教师、家长和同学展开正常交流,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大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认知的能力,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初步显现出积极人格特质。学生的情绪以积极的正面情绪为主,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学生幸福指数较高,具备较强的幸福感。

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关注。第一,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过重使自己非常疲惫。学校和家庭对这类学生的关注应该有所加强,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法、策略和习惯的养成上要加以支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第二,在学习和互动过程中,有23.5%的学生缺乏大胆提问或质疑的勇气,处于“有想法,但不敢表达”的状态。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这类孩子的关注和鼓励。第三,有部分家长在教养方式上存在问题,如对孩子采取“棍棒式教育”或“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来惩罚孩子。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及时交流,共同配合,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第四,与低年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愉悦情绪相比,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精神愉悦度有所下降,表现出后者学习负担和学习焦虑感的逐渐增加。虽然这是孩子成长阶段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自然现象,但如何帮助家长和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数观和评价观,使学习成绩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积极推动因素,使学习成为孩子幸福的来源,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三、调查分析与讨论 ――影响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青少年心理研究、积极心理学及主观幸福感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本次儿童幸福感调查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我们认为,影响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健康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一)健康因素与儿童幸福感

健康状况是影响儿童幸福感的首要因素,身体健康与儿童幸福感呈明显的正比关系。我们很难想象,当儿童体弱多病,忍受各种病痛,或在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和休息的状态下,还能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理体验。从对本校学生的健康调查结果看,学生健康状况良好,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情绪愉悦,这为学生从事学习,参加学校和家庭的各种活动,感受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奠定了基础。因此,为孩子提供健康生活的保障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对孩子的健康意义重大。在这方面,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大部分家庭在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睡眠和休息时间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大部分父母会利用闲暇时间带孩子锻炼身体或外出游玩,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生长发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学校也开设了引发学生强烈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家庭因素与儿童幸福感

从家庭生活角度来看,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是最能影响儿童幸福感的三大要素。家庭结构的完整和稳定程度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性格、情绪和行为。从调查结果看,本校超过一半的学生生活在“核心环境”(即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中,生活在“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数量也较多。“核心环境”的家庭被认为是最具稳定性的社会结构,生活其中的儿童最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能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照顾,与父母亲的思想和感情交流最为频繁和无拘无束,心理与精神状态也处于稳定状态,对儿童良好性格和品行的养成大为有利。三代同堂或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也能为孩子带来较为稳定的生活环境,与老人的相处使儿童感受到隔代亲情,孩子在父母的引领和示范下更能孝敬长辈,更具有感恩之情,社会适应能力也更强。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家庭环境与个体社会化研究十分关注的中介变量,[7]父母亲采取的科学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帮助子女形成适应社会的积极人格特质。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绝大部分家长能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在各种重要生活领域中陪伴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如陪伴孩子学习,陪同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活动等,并对孩子表现出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大部分家长能尊重孩子的隐私,对孩子的进步和优良表现给予及时和适当的鼓励。

[1] [2] [3]  下一页